大家都知道一个词叫“食物相克”,每一道食材都有自己特有的功效,但有时不合适的食材在搭配一起吃的时候,功效就有可能变成病因;那么土壤中的这些元素呢,也是一个道理,我们来探讨一下。
氮
· PH值低的时候硝态氮容易吸收;
· PH高的情况下铵态氮比较容易吸收;
· 施用过量的钾和磷都影响对氮的吸收;
· 缺硼不利于氮的吸收。
磷
· 增加锌可减少对磷的吸收;
· 多氮不利于磷的吸收;
· 铁对磷的吸收也有拮抗作用;
· 增施石灰可使磷成为不可给态;
· 镁可促进磷的吸收。
· 磷镁肥吸收效果比较好。
钾
· 增加硼促进对钾的吸收;
· 锌可减少对钾的吸收;
· 多氮不利于钾的吸收;
· 钙、镁对钾的吸收有拮抗作用。
· 所以用含硼的钾肥效果比纯钾肥好。
钙
· 钾影响钙的吸收,降低钙营养的水平;
· 镁影响钙的运输,镁与钙有拮抗作用;
· 铵盐能降低对钙的吸收,减少钙向果实的转移;
· 施入钠、硫也可减少对钙的吸收;
· 增加土壤中的铝、锰、氮,也会减少对钙的吸收。
· 适量的硼可以促进钙的吸收。
镁
· 钾多影响镁的吸收;
· 多量的钠和磷不利于镁的吸收;
· 多氮可引起缺镁;
· 镁和钙、钾、铵、氢有拮抗作用,增施硫酸盐类可造成缺镁;
· 镁能消除钙的毒害。
· 缺镁易诱发缺锌和缺锰。
· 镁和锌有相互促进的作用。
铁
· 多硼影响铁的吸收和降低植物体中铁的含量;
· 硝态氮影响铁的吸收;
· 钒和铁有拮抗作用;
· 引起缺铁的元素比较多,它们的排列顺序为Ni>Cu>Co>Gr>Zn>Mo>Mn;
· 钾不足可引起缺铁;
· 大量的氮、磷和钙都可引起铁的缺乏。
硼
· 铁和铝的氧化物可造成缺硼;
· 铝、镁、钙、钾、钠的氢氧化物可造成缺硼;
· 长期缺乏氮、磷、钾和铁会导致硼的缺乏;
· 增加钾可加重硼的缺乏,缺钾会导致少量硼的中毒;
· 氮量的增多,需硼量也增多,会导致硼的缺乏。
· 锰对硼的吸收不利,植株需要适当的Ca/B和K/B比。以及适当的Ca/Mg比。
· 硼对Ca/Mg和Ca/K比有控制作用。
· 几种能形成络合物的元素,如锶、铝和锗有临时改善缺硼的作用。
锰
· 钙、锌、铁阻碍对锰的吸收;
· 铁的氢氧化物可使锰呈沉淀状态;
· 施用生理碱性肥料使锰被固定;
· 钒可减缓锰的毒害。
· 硫和氯可增加释放态和有效态的锰,有利于锰的吸收;
· 铜不利于锰的吸收。
钼
· 硝态氮有利于钼的吸收,氨态氮不利于钼的吸收;
· 硫酸根不利于钼的吸收;
· 多量钙、铝、铅以及铁、铜、锰都阻碍对钼的吸收;
· 处于缺磷和缺硫的状态,必然缺钼;磷多时需钼也多,因此,磷过多有时会导致钼的缺乏。
· 增加磷对钼的吸收有利,增加硫则不利;
锌
· 使锌形成氢氧化物、碳酸盐和磷酸盐则成不可给态。
· 植物要求适当的p/Zn比(一般为100~120,大于250则缺锌)。磷过量会导致缺锌;
· 氮多时需锌量也多,有时也会导致缺锌,硝态氮有利于锌的吸收,氨态氮不利于锌的吸收;
· 增多钾和钙不利锌的吸收;
· 锰、铜、钼对锌吸收不利。镁、锌之间有互助吸收的作用;
· 缺锌会导致根系中少钾;
· 土中有Si/Mg比率低的粘粒会缺Zn,锌拮抗铁的吸收。
铜
· 施用生理酸性氮或钾肥等可提高铜的活性,有利于吸收;氮多时也不利于铜的吸收;
· 生成铜的磷酸盐、碳酸盐和氢氧化物则有碍吸收,所以富含CO2
碳酸和含钙多的土壤,不利于铜的吸收;
· 多磷会导致铜。
· 土壤嫌气状态产生H2S也有碍铜的吸收;
· 铜还与铝、铁、锌、锰元素拮抗。
文章来源:农业技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