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来源:《农资销售与市场》
9月升学季,一年一度的大学新生入学仪式在全国各地热热闹闹的举行。同样是准大学生,有人踌躇满志的规划着美好的未来四年,有人依依不舍怀念着高中校园熟悉的书香,但是同样也有人,接到录取通知书,却又一筹莫展。家中困顿的他们回望干涩的囊中,遥望远方的学校,在日益逼近的开学日中倍感无奈。
“没有芭田的帮助,也许我真的没机会圆大学梦了。”
家住安阳市内黄县马上乡的周昱君是一个乐观开朗的小姑娘,笔者第一次见到她是在芭田内黄县的经销商会议上,当地芭田经销商双发农资总经理牛海民告诉笔者,昱君在2018年高考中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吉林省长春科技学院,在十里八村都是大喜事,然而收到信息、拿到通知书的时候,困难还是毫无意外的压在了孩子身上。
昱君是家中仅有的准大学生,和爷爷一起生活。几亩地的玉米小麦是年迈的爷爷仅有的收入来源,供她入学读书很是艰难,再加上今后每年的生活费、各种花销,让这个本已在困苦之中挣扎许久的家庭再添上一笔沉重的负担。
左三:贫困学子周昱君
“今年种了几亩地,玉米和麦子卖不了几个钱,”说起孙女的学费,年近八旬的爷爷几度哽咽。
在与零售商的偶然交谈中,牛海民了解到昱君的情况后,立刻与芭田当地负责人联系,希望能够通过企业以及社会力量,让小姑娘圆大学梦。
......
视线再拉到几百公里之外的商丘市夏邑县孔庄乡,同样在为大学学费而发愁的还有陈领领同学。当地芭田经销商告诉笔者,小伙子挺争气,今年以超过六百分的成绩考入了重庆大学,全家上下都十分开心,但是短暂的开心过后,全家人便开始泛起了愁。
领领的家庭和昱君相比是另外一种模式,家中主要劳动力是父亲与母亲,多年前领领的父亲由于身体原因,无法下地劳作,全靠母亲劳作养家糊口。在全力以赴供两个姐姐读大学之余,母亲实在没有能力再供他继续读下去。
左三:贫困学子陈领领
“二姐在上海读艺术学院,更是需要钱,他爸又不能工作,现在我实在是没有办法,不知道要怎么让他去大学”,对于领领的优异成绩,母亲言语中流露出更多的是不安与自责。如果不是从零售商那里得知芭田股份的助子成才活动,也许领领会像昱君一样,悄悄地把录取通知书放在箱底,无缘大学生活、无缘改变人生的轨迹。
人们都说,幸福的生活千篇一律,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苦衷。相聚几百公里之遥的两个家庭,却正在因为相同的境遇而苦苦挣扎,希望有人能够在这艰难的时刻点一盏明灯,拉一把胳膊。
......
幸好,芭田一直在坚持
针对全国范围内有“责任、担当、创新、善心”家庭经济困难的准大学生,芭田每年都会给予每人五千元助学金,帮助寒门子弟顺顺利利地跨入大学校门。到今年,芭田助子成才已经是第十八个年头,资助的学生成千上万,有的刚拿到助学金和通知书,正在重燃信心,准备好好学一场;有的则已经昂首阔步顺利毕业,发扬着芭田“自信、担当、创新、共享”的精神,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为社会做出贡献,而这一切,都源自芭田“助子成才”的善举。
谈及芭田助学行,昱君告诉笔者,感激之情无以言表,芭田让她看到了“希望”。这种希望对她来讲,就像绝望中看到了大门的门缝被打开,可以继续走下去,念书、生活、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。
做一件好事不难,难的是一直做好事。芭田坚持助学十八年,不仅仅点燃了困难家庭“脱贫”的希望,更加彰显了芭田心系农户、回馈社会的大企风范,为新时代的农资企业做出了表率。
“日行一善,日积一德,助子成才一做就是18年,并且从不大张旗鼓的借其名义来获利,只是默默无闻的在奉献和给予,这正是“芭田,食物链营养专家。好肥料,是行善,是立德!”品牌文化的投射。做农资和做人一样,卖农资要养品牌,做人也要养自己的品牌,只有把自己的品牌和口碑做得无话可说,才算真正的成功”作为芭田内黄最大的经销商牛海民,年销量过万吨,靠的不仅仅是经营的技巧,更是对芭田爱敬文化的认同。
未来,芭田将继续在农资的红海中搏命绞杀,同时,也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公益助学,为中国未来的脊梁点亮希望之灯。十八年,真的不容易,但是还有许多孩子们在翘首以待,许多的家庭在苦难中挣扎,芭田的“助学成才”就显得更为重要和珍贵,因为,爱始终在芭田的心中,并贯穿它的全部。